此時Google Chrome瀏覽器有五個分頁,一個是GMAIL,標題是New job opportunities at…,一個是某公司的Search results|Find available,一則是Cambridge Dictionary,一則則是現在正在打字的網站後台。過於混亂的思緒,決定來花點時間來分享此時的心情,也藉此理出點思緒。
一月,在零下的溫度在街上走著,身體凍,心也是凍著。能夠解凍的,就是火速撤出Avormore Garden。搬到了Manchester。二月,每天規律生活。早上七點多起床,折好沙發床。跟室友兼保姆朋友打招呼,吃早餐後,走路十分鐘到圖書館海投履歷。圖書館打烊,就回家吃飯。燒錢、燒精神。
三月,沒有屁股繼續燒錢,沒有精力繼續將履歷投進大海。下定決心四月搬回倫敦。告訴自己,重返人群,看看世界,那就要額外賺錢,付房租。某一假日,去趟倫敦,試工四間咖啡廳,看了一間房子。三月中搬回了倫敦。
六月,沒來由的想念台灣的一切。食物、朋友、家人。是瘋狂想念的那種。又,牙疼,又厭惡身上怎麼也好不了的濕疹。好想回家。結果,跟朋友一聊,換個牙膏,改用GP推薦的身體乳液。一切好轉。
七月,好想回家,也覺得再怎麼投履歷也像是投入海底,毫無回饋。好幾晚默默掉淚,某一天晚上訂了回台的機票。
當然這是以很不如意的方式書寫。其中當然也有快樂的部份,或是可以拿來未來說嘴的事。但這些不愉快、不舒服的部分,如影隨形。在走在長長的道路上,在打開銀行帳戶時、在身體勞力工作那段時間,那樣的辛苦、不如意,自我質疑的聲音不間斷。
果斷的決定,要在冬季來臨前,搬回台灣。但於此同時,還是海投履歷全世界,更精準來說,英國、荷蘭、新加坡和台灣。
想要多去走走,享受倫敦,另一個聲音則是為何不再試試看找工作。身邊朋友給予好多意見,多到我腦袋都要溢出來。
友人Peggy此時點醒,你自己想要什麼是重點。別人的意見是參考。聽取別人的意見是在決定什麼。
我的心情就像是魚雜湯,那邊想要努力,這邊也想要試試看。全心全意好像不成立。我想要但我沒辦法。
如果是這樣,那我就順流吧。